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the label 音樂 學習

古典音樂時期 II (1775-1825)

Image
和巴洛克音樂相比 古典合唱音樂在質感上更趨於和諧和輕盈 海頓Joseph Haydn 1732年出生於奧地利的羅勞Rohrau 八歲時為聖史蒂芬大教堂合唱團的成員 於1749年離開合唱團 成為Nicola Porpora的助手 1759年曾短暫擔任Morzin伯爵音樂總監 1761年受聘為Esterhazy家族工作 居住在他們的莊園將近三十年的時間 直到1790年 18世紀的最後十年 海頓曾前往倫敦兩次 第一次為1791- 1792 第二次是1794-1795 Johann Peter Salomon聘請他創作指揮第六部交響曲 海頓在論敦的演出非常成功 1795年回到維也納後 海頓為Nicholas Esterhazy創作了一些重要的合唱音樂  六首彌撒曲和兩部清唱劇 創造The Creation和四季The Seasons是海頓重要的合唱作品 海頓合唱作品一共有十二首彌撒曲 三首清唱劇 一首激情曲 兩首 Te Deums 一首Stabat Mater和其他較小的作品 海頓到了晚年 已經相當有名氣 他的作品受到廣泛的認可和讚賞 這與孤立在莊園時期度過形成鮮明對比 海頓於1809年去世於維也納 莫札特1756年出生於奧地利薩爾茲堡 六歲時會演奏大鍵琴和小提琴 還會作曲 並在慕尼黑 維也納和歐洲與英國的巡迴演出 儘管他有一半時間不在家 創作的作品仍源源不斷 1781年 莫札特離開薩爾茲堡到維也納 從事教學 旅行 音樂會和創作 與海頓不一樣的是 莫札特在孩提時期被推向了國際聲譽  但是在往成年時期的音樂生涯中 卻遇到大眾對他的音樂接受度下降的情形  1791年莫札特的健康每況愈下 他收到了一份音樂的委託 而創作了魔笛The Magic Flute 後來也受Walsegg伯爵之託 創作了安魂曲 作品在完成之前 莫札特就去世了 又他的學生Sussmayer完成 他根據莫札特未完成的草圖進行創作  莫札特的合唱作品包括18首彌撒曲 安魂曲 兩首晚禱曲和各種較短的合唱曲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生於1770年德國波恩 1792年來到維也納 跟著海頓和Albrechtsberger學習 1795年以鋼琴家和作曲家身分在維也納首次公開演出  貝多芬抗議將音樂家與雇主服務聯繫在一起的贊助制度 因為耳疾愈來...

古典音樂時期 I (1775-1825)

Image
 古典時期的音樂場景反映了創作音樂社會發生的變化 巴洛克時期以巴赫和韓德爾為音樂中心 18世紀中與巴赫韓德爾成熟的年代同一個時期 出現了一種新的音樂風格 被抽為洛可可風格Rococo或前古典風格 這種風格在鍵盤音樂和管絃樂中最為明顯 因為這種風格發生在1725年到1770年之間 巴洛克到古典時期的過渡  繪畫領域裡 洛可可風格的特點是色彩細膩 裝飾細節眾多 給人一種優雅親切的意境 音樂上質地輕盈 旋律優美 裝飾精美 在法國 代表英勇或優雅的風格 在德國為過敏感的意思 法國庫普蘭Francois Couperin (1668-1733) 德國巴赫的兩個兒子C.P.E.巴赫(1714-1788)和J.C.巴赫(1735-1782) 都是洛可可風格的重要作曲家 18世紀下半 有人反對洛可可風格 認為它缺乏深度以及過度使用裝飾奏 導致古典風格的發展  古典時期大約從1775年持續到1825年 將此時期稱為古典時期是因為人們對於希臘和羅馬在古典藝術和文學領域有著濃厚興趣 欽佩和仿效  這個時代也被稱為啟蒙時代 盧梭 伏爾泰和孟德斯鳩等哲學家討論了人類在推理上以及克服世界問題上的價值 這場思想革命 不可避免地導致了舊秩序和新觀念的衝突 18世紀後面四分之一的時間 法國和美國革命正是受到這種新態度的刺激 這是音樂史上第一個公眾音樂會 意旨宮廷以外的人也可以享受的音樂會 成為音樂史重要組成部分的時代 雖然音樂的創作仍舊是為教堂和宮廷所作 公眾音樂會的出現 反映了音樂應該是為普通民眾享受娛樂而作  古典時期合唱音樂由三位作曲家為主導: 海頓Franz Joseph Haydn(1732- 1809) 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 1791) 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大多數重要音樂風格的提升可以在器樂音樂的表現中清楚地觀察到 交響樂 協奏曲 奏鳴曲 室內樂  教堂音樂表現較保守 這有助於解釋為什麼器樂音樂的風格新明顯看得出來 古典時期的合唱音樂還不算很普遍 合唱和器樂形式在古典時期的重疊 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器樂的形式被挪用到合唱音樂中 奏鳴曲快板形式經常出現在交響樂樂章中 也用於古典彌撒曲 貝多芬在兩部器樂曲加入了合唱部...

嘉禾舞曲迷孃 Mignon

Image
 嘉禾舞曲- 迷孃Mignon 鈴木小提琴教本第2本的大型作品 樂曲裡有重要的節奏和技術上的挑戰 迷孃是湯瑪士Ambroise Thomas的作品 (1811年8月5日-1896年2月12日) 法國作曲家和教師 他以歌劇迷孃Mignon(1866)和哈姆雷特(1868)聞名 湯瑪斯出生在音樂世家 父母是音樂老師 父親在1823年突然去世   10歲時 湯瑪士已經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鋼琴家和小提琴家 身為音樂家的兒子 1828年在進入巴黎音樂學院之前是著名演奏家Frederic Kalkbrenner的鋼琴學生 在那裏跟隨Jean- Francois Le Sueur學習作曲 也跟隨Zimmermann學習鋼琴 他贏得鋼琴 小提琴和作曲獎  1832年他的作品Hermann et Ketty獲得羅馬大獎 是音樂學院享有盛譽的作曲獎 這讓湯瑪士德以前往羅馬學習三年 帶著對莫札特和貝多芬的熱愛 但是到了義大利 成了中世紀無伴奏歌詠調cantilena和傳統旋律的狂熱崇拜者 在義大利其間寫了所有的室內樂: 鋼琴三重奏 弦樂五重奏和弦樂四重奏 在羅馬和法蘭西學院院長建立了友誼 湯瑪士充分利用了自己的時間 在義大利和德國旅行 回到巴黎 事業也越來越成功 1633年 法國政府在國王的指導下設立了羅馬大獎 目的是將全國最有前途的藝術家 建築師和作曲家送到羅馬學習古典大師的作品 羅馬大獎的獲勝者回國後成為塑造藝術文化的關鍵人物 他們曾是巴黎高等美術學院講師 巴黎沙龍的評委和歐洲歌劇院的作曲家 他們被當代視為古典理想和藝術美德的守護者 從法國印象樂派開始 也有人持不同看法 認為他們的古典觀點過於侷限 320年後羅馬大獎在1968年法國學生起義間結束 雖然有人試圖重新點燃羅馬大賽 而最近一次是在荷蘭 湯瑪士追求歌劇作曲家的職業生涯 於1837年完成了第一部歌劇La doublechelle 隨後獲得了247場演出 Le caid(1849)表現更好 演出超過400場  接下來的幾十年裡 又寫了20部歌劇 主要為喜劇 但也有處理更嚴肅的主題 在接下來的四分之一個世紀裡 湯瑪士的生產力不斷提高 有幾部歌劇享有相當大的人氣 (他一共洩了24部)  在法國觀眾中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 除了戲劇的成功 也表現在行政成就上 湯瑪士是一位傑出...

鋼琴調音師

Image
鋼琴調音師也是鋼琴技師  提供維修和修復服務 鋼琴調音師對鋼琴琴弦的張力進行小幅調整 對齊它們音調之間的間隔 使樂器調準 鋼琴調音和維修是一項精細 艱苦的工作 適合喜歡單獨工作 冷靜和專注的人 鋼琴弦承受巨大的張力 因此 即使不彈琴 隨著時間的流逝 琴弦也會逐漸拉長 音準就會走掉 使用過的鋼琴由於溫度 濕度 老化以及頻繁或艱苦的演奏等因素 每一台鋼琴都需要定期調音和保養 以保持正確音高 一臺家用鋼琴每年可能需要調音一次到兩次 錄音室的鋼琴可能每個月須要調音一次 音樂會使用的鋼琴則可能會在每次演出前進行調音 調音通常包含所需的技術維護 除了對鍵盤進行細微調整 還有按鍵的觸感和平均度 鋼琴調音師使用一些簡單的工具來測試和調整鋼琴琴弦的音高 包括調音桿(棒) 各種使琴弦靜音的工具 使用調音槌擰轉鋼琴上的調音針(軸鈕)來校正音準 以及用於確定準確音調的音叉或電子調音裝置 也要測試琴槌毛氈的硬度 然而 最重要的莫過於調音師的耳朵 和對鋼琴的深入了解 調音師解析樂器的結構 機械操作和聲音辨識 一項單純調音工作可能要1-2小時才能完成 複雜的調音工作可能涉及評估鍵盤 踏板和動作等組件 並糾正諸如鬆動的螺絲釘子或琴槌上的毛氈磨損等問題  擔任這項工作可能需要通過與經驗豐富的技師一起學習 或參加專門訓練課程以及嚴格的自我教育來學習 提供認證的鋼琴協會稱 需要2-5年的培養過程和練習才能具備鋼琴調音和維修的能力 鋼琴調音師和技術人員通常為長期固定客戶或一次性客戶服務 固定客戶可能包括音樂中心 鋼琴陳列室 學院和大學 音樂學院 音樂廳和錄音室 暫時性客戶有宗教場所 咖啡廳 餐廳 鋼琴調音師幾乎是自雇人士 他們可以通過鋼琴維修公司找到工作 或鋼琴工作室以及鋼琴出租場地建立關係  調音技師需要對聲音的高低和細微之間具有高度的識別能力 手指靈巧 基本木工和儀器維修技術 對鋼琴結構要有充分的剖析能力 還有耐心和冷靜  波蘭民間舞蹈 馬祖卡 https://youtu.be/atfSonOBRbo 變奏曲是古典樂中常見的形式 https://youtu.be/GhB3zXQRRHY 學習音樂不能缺少的理想工具 https://youtu.be/rVCxEoLS_w0 一種古老的法式四拍子舞蹈 https://youtu....

Mazurka 馬祖卡

Image
 馬祖卡 Mazurka  波蘭民間舞蹈 傳統上隨著鄉村樂隊的音樂跳舞  馬祖卡大約起源於1500年16世紀 在波蘭中部和東部 當時很快被波蘭宮廷採用 是一種民間舞蹈  音樂多為3/4拍 或3/8拍 第二拍通常帶有強烈的重音 高度即興的舞蹈 音樂和舞蹈都稱為馬祖卡  最終還傳到俄羅斯和德國 並在1830年代到達了英國和法國 薩克森選帝侯 波蘭國王奧古斯都二世Augustus II(1697-1733)非常喜歡這種舞蹈 並將其引入德國宮廷 奧古斯都二世以那個時代最英勇的統治者聞名 是德列斯頓傳奇  現今德國薩克森城市以巴洛克風格著名 要感謝奧古斯都二世的宏偉宮殿 皇家禮拜堂 和易北河沿岸露臺 奧古斯都野溪歡收藏藝術品 繪畫和瓷器珍品 同時也會邀請歐洲各地的藝術家來到薩克森 馬祖卡舞蹈Mazurkas不止一種類型 Mazur, Mazurek和 Mazurka都是一系列波蘭民間舞蹈的總稱 Obertas Oberek 或是鄰近Kujawy地區的庫賈維克Kujawiak也是 起源於華沙附近的馬佐維亞平原  這三種舞蹈都起源於農民 Oberek是裡面速度最快的 Mazurka速度中等 Kujawiak則最慢 Oberek起源於波蘭中部Mazowsze村 這個字詞來自於動詞Obracac sie是旋轉的意思 Oberek主要的舞蹈動作就是旋轉 在波蘭中部 Oberek的音樂通常由一個以小提琴為主稱為Kapela的鄉村小樂隊來演奏 小提琴作為波蘭民間樂團裡的主要樂器 為主導地位 另外配置有大鼓和民間手風琴 (harmonia trzyzredowa) 典型的合奏包含小提琴以多次重覆演奏旋律的高度裝飾變奏 還有打擊樂及低音提琴 音樂的每個樂句通常由4或8小節組成 成對分組 主要重音 通常落在每個小節的第三拍上 Oberek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存在無意義的音節和短語 它們可以模仿樂器的聲音 也可以表達舞者的活力和享受 音樂裡也包含和Kujawiak和Mazurka相同類型的節奏 速度非常之快 在民間表演中達到了令人眼花撩亂的速度 這種民族舞蹈 不僅因為在波蘭很常見 而且社會所有階層都在跳舞 不同地區仍保留當地的風格 變化和特定的音樂 維尼奧斯基HenryWieniawski的Obertas作品: Mazurka cha...

Polkas 波爾卡舞曲 (波卡舞曲)

Image
最早的波爾卡音樂紀錄 波爾卡音樂是歐洲舞曲的一種形式 它起源於捷克共和國境內的波希米亞地區 可以在 1800年代早期波蘭和捷克音樂論文的書面錄音中找到 波爾卡在捷克和斯洛伐克比在德國更受歡迎   在那個時候 這種音樂和舞蹈風格僅限於波希米亞地區的農民 現在是捷克共和國的一部分 在當代流行和民族舞蹈流派中 波爾卡一直保持工人階級舞蹈的形象 在長時間艱苦的體力勞動後提供享受和放鬆 https://youtu.be/o15NGyZaXMc 波爾卡舞起源在19世紀上半 離開東歐領土後 立即成為中歐和西歐非常流行的音樂流派 19世紀波爾卡音樂特點是經常出現由兩個十六分音符和一個巴分音符組成的節奏動機 當時波爾卡的節奏是軍隊進行曲的節奏 速度相當慢 約MM=104 音樂通常以八小節形成樂句來出現 到了19世紀下旬 所有著名的交際舞作曲家都流行創作這種波爾卡舞曲  隨後幾年 波爾卡在奧地利 法國 英國 美國和印度等世界許多國家演出 也獲得了非凡的人氣 甚至有衣服 帽子 街道 菜餚都叫做波爾卡 1840年代 波爾卡舞步結合了馬祖卡舞步 成為波爾卡馬祖卡舞也很受歡迎 隨著東歐移民移居美國 音樂也被引入美國中西部和五大湖地區 波爾卡舞成為移居北美波蘭移民的民族象徵 在波蘭舞蹈中地位逐漸提高 並且經常出現在美國波蘭民間舞蹈團的曲目當中 獨特的波蘭裔美國人波爾卡起源於東海岸和中西部工人階級社區 當中波蘭人 德國人 和捷克人也常聚在一起 起源於芝加哥的波蘭風格波爾卡 結合了捷克和波蘭兩個民族 The Chicago Honky以單簧管和小號為特色 Chicago Push以手風琴為主要 Chemnitzer & Star則以六角手風琴 低音吉他 鼓和兩個小號為特色 1950年代 芝加哥成為波爾卡的主要中心和風格來源 波爾卡音樂體現了特定的舞蹈和文化背景 是芝加哥歐洲民族社區常見的通俗音樂 芝加哥波爾卡經歷了三個不同歷史階段: 第一個階段188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戰 這時期歐洲移民和民族音樂風格的融合 第二階段為兩次世界大戰期間 民族音樂在此時得到廣泛的鞏固 第三階段為 二戰後時期 波蘭裔的美國音樂家主導了此階段 具有鮮明的芝加哥風格的波爾卡日漸增多  手風琴以作為波爾卡音樂基礎的獨特聲音而聞名 波爾卡樂隊裡還有其他樂器 小提琴 單簧管 長號 大號...

To Memorize Music 背誦樂譜的準備

Image
背譜可以在演奏技巧上運用更大的自由度 比起閱讀樂譜演奏 觀眾更喜歡背譜演出的演奏家 在演奏上背譜可以讓演奏者掌握即興的演奏 也能提升演奏的技巧  藉由以下這些背譜的技巧可以幫助有效的回憶  用眼睛作視覺學習 可以訓練演奏者的眼睛 跟隨樂曲的旋律與樂句段落 或是和聲 還有音符 力度和節奏各方面 閉上眼睛回憶演奏的狀態 像是仍然有樂譜在或是手仍然在樂器上 其中不一定要使用樂器來做練習 將樂譜列印下來隨身攜帶 或是試著練習寫下樂譜 包含樂譜上所有的記號 音符 力度 指法 … 不論演奏的是什麼樂器 鋼琴 吉他 還是小提琴 雖然沒有真實的聲音顯現出來 但確實對於記憶樂譜是有幫助的 https://youtu.be/tWxAFzXMah0 對照鏡子練習 也是很好的方法 模仿適用樂器演奏時的動作 也可以評估是否有不妥的姿勢問題 可以即時改正 在記憶和動作之間隨著音樂擺動 這些流動的動作對於演奏和背譜是有幫助的 用耳朵輔助聽覺來記憶 練習時用聽覺來記憶旋律行進以及和聲的聲音 透過聆聽唱片 可以知道全首曲子的樣貌 也可以幫助練習者辨識錯誤的音符 還有適中的演奏速度和其他的細節  不能忽略的還有計算拍子 確實的節奏可以透過大聲數拍子 腳踏拍子 使用節拍器來幫助  無論演奏甚麼樂器 運動記憶都是演奏音樂重要組成的成分 透過重複的練習模式 尤其在複雜的樂段 這樣的練習有助於長期的影響 如果沒有達到某種程度的肌肉記憶 樂曲將很難背誦下來 但是不用過分依賴單一種的背譜方式  音樂家可以再多年後 仍然可以無意識地彈奏許久沒有練習的樂曲 為了可以包持非常良好的狀態 需要經過大量練習次數 上百次 上千次 相同的道理 若是不知覺作了錯誤的練習 以至於要修正 也是要數百數千次的反覆練習 縮短練習的時間 用緩慢的速度練習 將音樂分成小樂段來演奏 並時常演唱練習的樂曲 同時聆聽和聲的部分 哼唱有助於知道是否演奏錯誤的音符 最後再將所有的小樂段組合再一起練習   使用各種速度來練習 從非常慢到適中速度 然後是較快速度 最有效的是慢的速度演奏 並且要具有能從樂曲當中任一個地方開始演奏的能力 多數練習者對於樂曲開頭練習的次數較多 也更熟練 古典音樂講究準確性 因此不論音樂的哪個部分都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設定一個次數 比如三次 三次都需要通...